漏尿,宝妈那无法言明的尴尬
“一咳嗽、打喷嚏,就忍不住溢出尿液……”
“生完孩子漏尿了,忍一忍慢慢就好了?”
“年纪大了,尿频漏尿,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笑尿了”不是玩笑!
@各位宝妈,你也正在饱受这样的尴尬困扰吗?
咳嗽、打喷嚏、大笑、提重物、爬楼梯、跑步就会漏尿......
日常生活中,很多产后或更年期的妈妈会觉得,只要尿常规检查没什么问题,漏尿这些情况都可以忍受。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
PDF主要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退化、损伤等因素,导致盆底组织薄弱或患者盆腔脏器移位、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症,以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或性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中尿失禁、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等较为常见。
尿频、漏尿,不是产后、年龄增长后的自然现象,而是非常普遍却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当你咳嗽、大笑、拎重物等活动导致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的从尿道外口溢出,这是压力性尿失禁。如果你出现以上症状,提示你已经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
为什么孕期和产后会出现漏尿?
妊娠、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的高危因素,每一次的妊娠与分娩都是对盆底肌的一次考验,都会对盆底造成损伤。孕期随着子宫的增大,腹部压力逐渐增大,盆底长期持续受压,直接影响盆底组织的弹力与支持力,对盆底肌造成较大的损伤;阴道分娩时过高的腹压使盆底肌肉牵拉断裂,阴部神经受损导致去神经损害等,均使盆腔支持结构受到破坏。这些都可能使妈妈们生完孩子后盆底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漏尿等盆底疾病的发生。
没有症状还需要治疗?
有的妈妈在产后没有出现盆底疾病的相关症状,误以为自己的盆底肌没有损伤,不做产后盆底筛查,也不做盆底康复,这种错误的想法也会给以后的生活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实际上,妊娠和分娩过程必然会对盆底造成损伤,只是有些妈妈们的盆底损伤没那么严重,所以在产后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症状。不管产后有没有出现症状,都应该在产后42天到医院进行复查;若出现尿频漏尿等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积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是在在整体理论的指导下,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减轻临床症状,预防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与损伤,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康复治疗的方式主要有盆底电刺激、盆底磁刺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射频治疗、盆底激光治疗等,同时家庭kegel训练、生活方式干预也不容忽视。
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维护盆底健康和预防盆底问题的发生非常重要。正确的姿势体态可以帮助分散和减轻盆底肌肉的压力,盆底肌可以更好地支撑、维持膀胱、子宫和直肠的位置和功能,有助于预防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问题的发生。盆底功能没有恢复之前,应该避免参与剧烈冲击和增加腹压的活动,如跳跃、奔跑、推举重物、剧烈的腹部训练等动作,这些活动可能对盆底肌和相关结构施加额外的负荷,加重症状或导致进一步的损伤。
漏尿,不是产后、年龄增长后的自然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尿失禁是可控、可治的疾病!及早检查、及时干预、进行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是可以基本恢复的。盆底康复宜早不宜迟,只要坚持康复训练就会有满意的效果。
如果,你或是身边的人,正在深受漏尿困扰无法缓解,请记住及时就医才能还自己一个健康的生活。
就诊科室:南苑产后保健与盆底康复科
地址: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南苑门诊3楼2单元
电话:0874-3362519